1973年,邵氏出品,楚原導演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七十二家房客_(1973年電影)
周星馳《功夫》入面嘅豬籠城寨原型就係七十二家大院,仲有唔少位都係二創,比如「制水」呢段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rUf4v8vUoA
呢排見到唔少同音字乃至同一字表達相反意思,擺出來同大家討論下
唔知大家有無其他例子?
@恆智德 喺 覺唔覺粵語/中文好多時候用同音甚至同字表達相反意思? 入面講:
不時聽到老人家讀「來」做lei4
下邊2:03 2:05「返lei4」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lmEaqFeAHA
@自動書記 「來」表示由其他地方過來自己度,「離」表示從此處離開,所以我話相反意思
呢一pair同音應該係巧合
@恆智德 喺 覺唔覺粵語/中文好多時候用同音甚至同字表達相反意思? 入面講:
不時聽到老人家讀「來」做lei4,比如聽過蕭生講「lei4 lei4 去去」
@恆智德 蕭生不愧頂級馬後炮,事後講古無得彈
不過事前分析就做燈神,燈到一地眼鏡碎,燈到焦頭爛額
呢啲叫contronym,又叫auto-antonym
@恆智德 喺 覺唔覺粵語/中文好多時候用同音甚至同字表達相反意思? 入面講:
來離:兩個字都可以讀lei4
順德人乾脆用「離」當「來」
唔该摱个铁闸落离吖(麻烦你把铁闸门拉下来吧)
https://bit.ly/2WBkeUl
@恆智德 喺 覺唔覺粵語/中文好多時候用同音甚至同字表達相反意思? 入面講:
「來」表示由其他地方過來自己度,「離」表示從此處離開,所以我話相反意思
呢一pair同音應該係巧合
未必係巧合
「來」「離」看似相反,其實不過係一體兩面:
從説話人角度睇來,你「來」我度,當然用「來」;
從聽話人角度睇來,我要去你度,當然要「離」
比如「你快啲過來(lei4)」,寫成「你快啲過離」都講得通——離開你處,過來我度
@恆智德 補多個
發:發貨 = 出貨,發財 = 得財,一失一得,唔失又點得呢?
@恆智德 講埋呢啲,頒個獎畀你嘞 :sosad
"生"字可以讀"山",亦可以讀"新",有D字有兩音,有D字得一音。
利申:反對學中文用羅馬拼音!
@faust-t-l-siu 喺 覺唔覺粵語/中文好多時候用同音甚至同字表達相反意思? 入面講:
"生"字可以讀"山"
似係懶音?
亦可以讀"新"
唔知邊個粵語片區噉講?
有D字有兩音,有D字得一音
呢個po好似係討論用同音甚至同字表達相反意思?你似乎會錯意?
@粵語片語料 喺 覺唔覺粵語/中文好多時候用同音甚至同字表達相反意思? 入面講:
另外一個唔知係使動:
致:招致、羅致,都暗示得到;致謝、致歉,就係送出
睇字形,致 = 至 + 攵(反文表示動作),佮埋就係 使……至,無明確方向。
所以自己得到又係「致」,送畀人都係「致」
本義係馬匹毛色混雜不純,兼表交叉錯雜。「駁辭」指蕪雜不純的辯辭。凡是不純正、不單一、互相混雜、相互間錯都可以稱「駁」。「駁」又指在辯論過程中,指出對方言辭的混雜而予以批駁,故可表示辯駁、駁斥、駁正、反駁之義。
https://humanum.arts.cuhk.edu.hk/Lexis/lexi-mf/search.php?word=駁
同時有駁船 = Barge,表連接,如「接駁」「駁水喉」
如果唔睇上下文,「駁唔倒」究竟係話反駁唔倒,定係接唔倒(附和唔倒)?當然,一般都認爲係前者
@粵語片語料 「反駁唔到」算係「接唔到」嘅一種?接係指跟上一句,冇話一定要係「附和」(附和有支持嘅意思)
本義係違背,如「性情乖張」;而家一般指聽話
有人認爲係第二種解釋另有其字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06541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