濫用量詞數例
-
近排睇書,發覺唔少學術書籍都會濫用量詞「個」,比如
- 一個粵語寫作群體(一群粵語作者/書寫者 係咪更符合中文表達習慣?)
- 一個言語/語言共同體(有必要強調「一個」?)
- 四個個案(四單/件/宗個案 會唔會好啲?)
- 「士大夫」或「知識分子」作爲一個統一的群體的存在(刪去「一個」更順)
- 不管屬於哪一個地方,不論出自哪一個社會階層(「不管屬於哪裏,不論出身哪一階層」係咪順好多?)
- 一個國家的力量和一個文化的廣度取決於(一個文化?定「一種文化」?)
- 經歷了一個歷史演變過程(「一段歷史演變過程」係咪好啲?)
其他:
- 粵語之所以能夠成爲一種書面語(粵語之所以能夠成爲書面語 咪得,使乜加「一種」?)
可以比較下40年代嘅書寫習慣:
簡又文《廣東文化之研究》:一時代有一時代的文化;一地方有一地方的文化,一民族有一民族的文化
如果今人來寫,估計要多六隻/粒「個」
-
箇在南朝通語有好強的語法功能(箇後來寫作個,南朝通語即南北朝時期南朝的通語,是贛語客語粵語的祖先,源頭之一),可以係量詞,可以係所有格
我既筆:我個筆
基本上箇係近乎萬能,有好多種語法功能。喺江西贛語,吳語,徽語,四邑方言中,經常出現箇。箇喺四邑片中出現既頻率高於廣府片,說明四邑片比廣府片更「贛」,有更多南朝通語的成份
枝—格—隔—支—各—肢—胳
本義是樹枝(枝格);引申為人的肢體(肢胳);以及分離(各隔支):各個人,支系,隔開
枝格相交
格=krag
枝=ke:krag ——> kra ——> kja ——> kjze ——> kje ——> ke
皆街孩鞋(南方方言為-ai,官話為-ie):-ai ——> -ia ——> -ie
粵語白話之ke o既是箇,箇是歌部kar:
kar ——> kai
kar ——> kra ——> kia ——> ke
kar ——> kɑ(歌部-ar合音,合為單元音) ——> ko(個箇)箇中原因
箇中道理
箇中滋味
箇中因由
箇中翹楚該個(箇箇)、該部手機,四邑片指示代詞的近指khoi / kai即箇
交和搞,媾,似乎都是性交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9148935/answer/1418067686
( 爲保護私隱,建議訪問Archive: https://web.archive.org/save/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9148935/answer/1418067686 )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46015753/answer/825966381( 爲保護私隱,建議訪問Archive: https://web.archive.org/save/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46015753/answer/825966381 )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66736514/answer/1396137564( 爲保護私隱,建議訪問Archive: https://web.archive.org/save/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66736514/answer/1396137564 )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65359754/answer/248744133( 爲保護私隱,建議訪問Archive: https://web.archive.org/save/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65359754/answer/248744133 )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4sWhdIg418
新聞掏寶 EP23 會考放榜 - YouTube
11:13,o既,非常明顯讀作kia所有格北方我的筆,我之tɯ / tiə筆。南方我箇筆,我既筆,箇是個,歌部kar / kai,廣州多寫作噶kot,我噶(所有格我的),係噶(語氣詞,係架)
-
可以比較下40年代嘅書寫習慣:
簡又文《廣東文化之研究》:一時代有一時代的文化;一地方有一地方的文化,一民族有一民族的文化
如果今人來寫,估計要多六隻/粒「個」
江西贛語,吳語,徽語,四邑方言:
一箇時代有一箇時代箇文化;一箇地方有一箇地方箇文化,一箇民族有一箇民族箇文化贛語嗰語法係對贛語嗰語言性質、規律嗰體系描述。一隻語言嗰任何要素必須揸得一定嗰形式斢嘚一齊,箇一般含到「詞法」、「句法」兩項形式,即係話起正一隻…………
http://www.cuhk.edu.hk/ics/clrc/yue/11_mei_zu_lin.pdf
吳語贛語虛詞“箇”字三種用法的來源
梅祖麟
美國康奈爾大學
-
@四邑漁農牧工商總會 喺 濫用量詞數例 入面講:
基本上箇係近乎萬能
口語當然點方便點用,我口語都成日加(因爲霎時間恁唔到其他量詞
)
不過寫落書度,如果想保持簡潔,係咪應該慎用?
再者,如果下下都加「箇」,加唔加又有乜分別?
-
@恆智德 加個量詞感覺比較通俗?
-
而學術文章對「個」嘅濫用似乎係因為歐化中文
-
@Rehk 學術著作應該要簡明扼要?如果成日用口語,畀人感覺係咪唔pro?
-
@Rehk 翻譯腔,a 都唔放過,係要逐字對應
-
@恆智德 學術界追求正式或者話係格式化嘅文風,而咩係「正式」?一般都認為模仿英文嘅論調會比較「正式」
-
@Rehk 「正式」變成格式,寫埋一大堆都唔係畀人睇
-
@恆智德 英文早就有呢種情況
余光中:怎樣改進英式中文?──論中文的常態與變態英文好用抽象名詞,其結果是軟化了動詞,也可以說是架空了動詞。科學、社會科學與公文的用語,大舉侵入了日常生活,逼得許多明確而有力動詞漸漸變質,成為面無表情的片語。下面是幾個常見的例子:
apply pressure: press
give authorization: permit
send a communication: write
take appropriate action: act
在前例之中,簡潔的單音節動詞都變成了含有抽象名詞的片詞,表面上看來,顯得比較堂皇而高級。例如press變成了apply pressure,動作便一分為二,一半馴化為靜止的抽象名詞pressure,一半淡化為廣泛而籠統的動詞apply。巴仁 (Jacques Barzun)與屈林(Lionel Trilling)等學者把這類廣泛的動詞叫做「弱動詞」(weak verb)。他們說:「科學報告不免單調而冷淡,影響之餘,現代的文體喜歡把思路分解成一串靜止的概念,用介詞和通常是被動語氣的弱動詞連接起來。」
-
@恆智德 下面呢首詩夠啜核
巴仁等學者感慨現代英文喜歡化簡為繁、化動為靜、化具體為抽象、化直接為迂迴,到了「名詞成災」(noun-plague)的地步。學問分工日細,各種學科的行話術語,尤其是科學與社會科學的「夾槓」,經過本行使用,外行借用,加上「新聞體」(journalese)的傳播,一方面固然使現代英文顯得多彩多姿,另一方面卻也造成混亂,使日常用語斑駁不堪。英國詩人格雷夫斯(Robert Graves, 1895-1986)在短詩《耕田》(Tilth)裏批評這現象說:
Gone are the sad monosyllabic days
When "agricultural labour" still was tilth;
And "00% approbation", praise;
And "pornographic modernism", filth-
And still I stand by tilth and filth and praise.
-
@恆智德 兩個方面啦,複雜字詞同學術繁盛係相生嘅,例如各種「主義」
-
-
-
-
複雜字詞同學術繁盛係相生嘅,例如各種「主義」
各種「主義」恰恰就要用盡可能簡潔嘅詞語概括本質
比如「資本主義」「共產主義」
之後再展開複雜論述又或者恰恰相反,經過一大堆論述之後,先發現用上述字眼概括最爲恰當
-
我傾向於理解「一乜嘢有一乜嘢」成固定句式,所以唔係幾啱用喺呢度作例
-
「一個羣體」「一個共同體」冇乜問題啊,強調共性啫。
-
@玭玻邦 中文唔係習慣講「一羣」?
-
-
@恆智德 其實係簡潔重要尐呢?抑或係意思明確重要尐呢?而家又唔係惜字如金嘅年代喇,查實啲使開鍵盤電腦嘅現代人打多尐啲所謂嘅語氣詞、實際上係承擔唨語法含義嘅虛詞、我覺得都唔出奇乜嚌喎。
-
@恆智德 我意思係唔使省略返個「一個」
-
@玭玻邦 一個絕大多數時候都唔使刻意強調
再講,所舉幾例都來自學術著作,係咪有必要加咁多語氣詞?
-
@恆智德 「一羣人」戥「一個羣體」係有少少分別㗎喇。「一羣人」可以係互相之間冇乜𪐀褦嘅喎。
-
@恆智德 查實好多「語氣詞」都係有語法含義嘅,係中文語法嘅體現嚟嘅。你可以試睇返趙元任嘅《中國話的文法》、《漢語口語語法》同埋後續學者啲論作試下。
-
-
@恆智德 簡明同準確有時係衝突嘅,噉我諗學術論著梗係要準確行先囉。不過你列唨嘅嗰啲例我都唔係覺得個個都咁啱㗎喎,所以其他啲我係覺得你嘅糾正係啱尐嘅
-
@恆智德 我手寫我口吖嘛
-
「一種文化」「一段過程」屬於量詞配搭嘅問題,所以係啱過「個」少少;不過「一個過程」都唔係冇人講,譬如「經歷過呢個過程之後,我嘅人生就改變唨」之類……
-
粵語白話(廣府片)好少濫用箇,所有格會變做ke o既
粵語四邑片同贛語吳語係濫用箇既重災區
《四邑話:一種粵化的混合方言 - 甘於恩》
-
-
「一個過程」
似集非成是
你會講「一段旅程」定「一個旅程」?
除非係講緊唔同綫程入邊其中一個,a CPU process如果贛語,吳語,四邑方言,「一個旅程」冇問題。粵語白話就好怪
客家話樣樣都「一隻」,例如「一隻人」
-
@四邑漁農牧工商總會 其實廣府話先用得多「個」
連指示代詞「嗰」都源自「個」
晚清粵謳全部都用「個」,比如「個的」(個啲)「個陣」
右起第三列:箇的真情
右起第三列:箇的折墮
右起第六列:待你箇副心腸
-
指示代詞「嗰」都源自「個」
可參考2005年張洪年《早期粵語「個」的研究》
http://www.ling.sinica.edu.tw/Files/LL/Docments/Monographs/Linguistics Studies in Chinese and Neighboring Languages/Volume 2/37-張洪年.pdf
-
@恆智德 所以應該係個箇?
-
@Rehk 係,直到民國初年都有人用「個」
以前讀音係go3,而家有啲叔伯都係講「個陣時」
相關主題
-
香港傳媒自我審查之敏感詞替換
學術台 • • 恆智德 -
【推薦】粵語詞匯溯源
學術台 • • 恆智德 -
中文入邊隱含歧視/偏見嘅字詞
學術台 • • 恆智德 -
制度內,「菁英」應唔應該有「特權」?
學術台 • • 親衛隊 -
【推薦】粵語詞彙研究所
學術台 • • 恆智德